妖怪流行文化──日本與臺灣

基本資訊

時間|11/30(三)19:30-21:30
地點|後門咖啡(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32號,近捷運科技大樓站)

講者|

盛浩偉(作家、臺大文學所碩士生)
瀟湘神(作家、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簡介|

妖怪在現代以各式各樣的形式出現,除了被當作文學創作的元素或題材,甚至也有觀光旅遊是與妖怪文化結合來呈現。
但當妖怪變成一種流行文化,我們必須面對到的問題是,到底該如何去正確應用妖怪元素、傳達妖怪所真正象徵的文化意義,而非讓它流於單純的形象化。
在創作中運用妖怪元素的做法、倫理問題的處理,也都會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在妖怪流行文化盛行的日本,其處理妖怪文化的方式跟臺灣有什麼樣的差異?日本跟臺灣社會如何受到妖怪流行文化的影響、形塑了什麼樣的妖怪文化?
兩者差異之中顯現出的問題,更值得我們去深入討論。

現場文播提醒事項

紀錄員:
清翔(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文播記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錯字,歡迎看到的朋友協助校對
※注意:共筆文件多人同時撰寫一個段落,會讓正在耕作的主筆長出奇怪的注音文請協助的朋友避開最新段落的修正!
※共筆文件有賴線上朋友共同維護,修正紀錄需要登入dropbox帳號,同時您的修改紀錄會留在文件歷史訊息中。若有誤刪段落,不用慌張,可以從歷史紀錄直接復活它!
※現場觀看文播的網友,可以利用「comment」功能回應哦!

演講文播

開場─劉定綱:

歡迎來到今天由奇異果文創主辦的唯妖論系列講座,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妖怪與日本文化,我們會主要切入在流行文化。

瀟湘神:

因為今天的題目是妖怪與流行文化,不過我會想先從比較外圍的角度來談這件事情,我要從比較悲觀的角度來切入,妖怪這種東西到底能否在臺灣發展起來,這背後的意義是可以再探討的。在PMGO流行起來的時候,就有個奇怪的聲音出現,說臺灣的妖怪與神明是否也能做類似的東西。對這件事來說,我是抱著悲觀的想法,從外圍來談,有一種說法,臺灣的妖怪風行只是在複製日本的妖怪流行文化而已,真的是這樣子嗎?我認為不是,但這種想法其來有自,像是溪頭的妖怪村與台中的妖怪夜市,後者在美學上算是成功的,但前陣子卻倒了,只剩下零星的攤販還在經營,如果日本妖怪在臺灣都失敗了,那臺灣妖怪還可以嗎?事情可能不能這樣說,但臺灣妖怪是否可以成功,是值得思考的。

在便利商店買到的商品,常常會出現日文,常常是不符合文法,直接塞入日文字,到底為什麼臺灣那麼喜歡複製日本?有一個研討會提到,是否是臺灣沒有去殖民的問題。臺灣的確沒有去殖民,但這件事情不一定是因為臺灣沒有去殖民,日本在世界各地都以強勢的方式輸出文化。臺灣的年輕人,雖然追求日本文化,但卻不了解日本的政治等深入的東西,所接受的只是日本的文化表徵。這些表徵與想像很容易就透過日本的創作傳播開來。

妖怪在臺灣文化中復活的影響力,對此感到悲觀的原因是,臺灣是很不重視故事的,甚至是瞧不起故事的。當時我在花蓮演講,講說如何結合妖怪與文創,這是必須要講故事的,我舉了幸運星當例子,那個動畫公司是很擅長畫背景的,會去各地取材,後來觀眾發現,其中一個場景其實是考察自鷲宮神社,於是神主就發現,他們明明什麼事情都沒有做,人卻源源不絕地過來,這就是故事的影響力。像福爾摩斯也是。

一個次文化人物對一個國家或是一個政府是有什麼影響力的?就因為福爾摩斯,英國多出了221B這個門牌號碼,全世界的福爾摩斯迷就為此而來,去體會維多利亞時代的風情,順便買買紀念品,發揮了經濟的效果。當時講的時候,有一個聽眾分享經驗──我是希望虛構的東西能夠帶來一些真實的東西,希望妖怪的表像背後有真實個框架存在,那個觀眾卻說所有的故事背後都是假的,像是原住民有個叫太陽的眼淚之類的的酒還是什麼,背後的故事其實是假的,這個族裡完全沒有這樣的故事。我當時很震驚,這個東西對我來說根本不是故事,頂多算是世界設定的層級而已,但我發現很多在商業上的故事行銷都是這種層級而已,像這樣的故事行銷會失敗是理所當然的,人們因此對於故事的影響力有所誤解,臺灣對於故事的想像是很薄弱、單一的,於是更不可能以文化與其他國家互動了。

很多人對於臺灣文化的想像,往往只是複製它的表象。有很多類似的範例,這些範例正點出目前危險的處境。聽一個民俗學者說的,聽說台中歌劇院要開幕的時候,請了人來跳鍾馗,跳鍾馗是為了把好兄弟趕走,什麼時候會要趕走好兄弟呢?是請好兄弟吃飯以後,他們聚集在這裡,要請他們離開。臺中歌劇院卻是毫無理由的要把原本就在這裡的好兄弟趕走,是非常不禮貌的事情。也有地方政府擅自以原住民的名義去辦祭典。文化的表象因此自我消耗,而且還是政府在主導的。

在大家習慣於科學思考的現代,能夠承載想像的最佳載體就是故事,但故事,特別是奇幻故事,在臺灣卻是被瞧不起的,但這卻是能承載那些虛無飄渺的東西的(譬如說文化、民俗、神話、記憶等等)。

當我們說龍、神明的時候,祂背後是帶來一連串的文化想像的,像提到女武神,就會想到英靈殿。但只要我們一直去營造沒有內容的文化表象,這樣文化背後的力量就會被消耗掉。所以我認為現在臺灣是不能做PMGO這樣的東西的,因為那只是表象,反而會讓我們離背後的文化越來越遙遠,我們需要做的是透過講故事,讓這樣的文化帶入人們心中,才能再去談妖怪要怎麼和流行文化結合。

盛浩偉:

在日本,現在妖怪手錶引起了風潮,剛剛定綱大哥提到鬼太郎,我小時候看的是靈異教師神,這樣的日本妖怪大家應該並不陌生,這樣的現在日本妖怪形像在日本是什麼時候建立起來的?答案應該會出乎大家想像。舉個例子,河童KAPPA,綠色、嘴巴像鴨子、頭上有盤子裡面有水、喜歡吃黃瓜,這樣的想像是到17、18世紀才形成的。這些傳說過去都有,但大家對此有相同的想像是很晚才形成的。那大概是江戶時代的時候。這樣妖怪的確立和一件事情很有關,當它被圖像、視覺的時候,妖怪的生是藉由和筆的。

日本的古代民間傳說自古就有,就像是原住民的口傳神話,但如果沒有被文字化,它就會有很多的變體,只要兩個村子沒有交流,它們就會是兩個不同的版本,當和第三個村子交流的時候,又會出現版本三,這樣流傳到最後,甚至會變成不是河童的故事。上古時代直到平安時代,安倍晴的那個時代,現看小說好像有很多陰陽師、神、妖怪神異,但在那個時代,把妖怪畫下來是禁忌的事情,他們相信且敬畏妖怪,認為畫下妖怪就會成真,你就會大禍臨頭。妖怪在那個時代只能被談論,但不能畫下來,譬如跟你說今晚窗戶要關好,不然妖會過來等等。這樣的傳說很久遠,但要到確立是很後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