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1_四技一_設計概論

課程公告資訊與Facebook討論區


線上課程連結


課程說明

設計概論課程將以本系創意科技應用為核心,並融合基本設計概念與設計思考方法進行,分成四大課程主軸「創意思考與設計方法」、「社會創新與產品設計」、「數位媒體設計」「科技藝術與人機互動設計」進行

分組

3人或4人一組,不可超過4人

分組名單



創意思考與設計方法

9/23 課程說明 // 設計方法與流程
作業:搜集一樣生活用品,同一種物品要有多種不同的設計方式與使用方式,要詳細介紹設計方式與設計流程以及使用方式進行課堂報告要有ppt

9/30 5W2H分析法 // 腦力激蕩法 // Storyboard // SCAMPER
作業:
設定某個族群,將你所選定的物品給與你所選定的族群做專門的設計與設計修正,要提出使用者詳細需求以及生活所需來進行物品設計,可以從年齡或是環境下手,
例如:
  • 使用者:80歲以上的高齡者、6歲以下3歲以上孩童、6-11歲小學生、身體不便者(視覺、肢體、聽覺、精神障礙)、醫護工作者、高度身體勞動工作
  • 環境:餐廳、運輸(飛機、高鐵、捷運、火車)、電影院、百貨賣場

詳細定義使用者、詳細的探討分析使用者會面臨的問題、成品初步設計(盡可能用圖形草圖進行說明) 要有ppt進行課堂報告、請大家先練習好5分鐘內報告完成

10/7 成果報告與討論

社會創新與創意產品設計

10/14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說明與討論SDGs (如何從自己的生活/社會環境做起)// 使用者定義
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目標

使用者參考資料

報告:從17項目標中找出一項,並針對自己的生活環境(城市/校園/家鄉/社區…..等)進行觀察,提出詳細的觀查報告,並針對單一問題提出多種不同觀察面向確定你的使用者,並提出多樣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解決方案需要一種合理的產品進行提案

報告時間5分鐘

10/21 社會觀察與生活應用 // 報告與討論
10/28 創意產品設計與討論(1) 產品設計提案
11/4 創意產品設計與討論(2) 產品設計與製作

期中評圖海報之規定

A1大小橫式海報(840 x 594 mm),格式分配如下:
區域一(840 x 430 mm)
可自由安排,但須以圖文並陳的方式簡要地展示您的設計。
區域二(840 x 64 mm)
字體大小為20pt
  • Your entry : 主題名稱
  • Concept : 作品名稱
  • Student/s :  姓名、學號
  • University : 學校名稱、就讀系所
區域三(840 x 50 mm)
上下請保留空白,用於印刷與裝訂。
海報編排細節
  • 輸出紙質等不限(期中評圖用,輸出以彩色單張完整輸出,需要背板,可用最便宜的方式輸出)同時檔案需要上傳到期中作業上傳區
  • 海報尺寸和格式:A1大小,橫式海報 (840 x 594 mm)
  • 說明文字與文案字體大小:20pt
  • 字型:Frutiger或其他無襯線字體(sans serif fonts),如Arial, Franklin, Gothic, Futura, Helvetica, Univers等字體
  • 圖像解析度:300 dpi(需符合圖片大小需求)
  • 海報須以單獨的PDF檔案上傳
  • 檔案大小限制為100MB
  • 色彩格式:CMYK
海報評分標準:
  • 目的:設計作品的目的為何? 做了什麼樣的研究與分析? 20%
  • 理念:你的作品如何表達出你的設計目的?創新性?對社會貢獻為何?為何可永續使用? 20%
  • 外觀:外觀美感,為什麼採用這樣的外觀設計 20%
  • 使用方式:如何操作?設計完整度是否足夠 20%
  • 使用者:產品如何服務使用者?是否深刻考量使用者需求? 20%

11/11期中考週 // 創意產品設計展示
海報展示評圖(請班代協助協調在五樓走廊進行展示)

數位媒體設計

11/18 網路社群媒體經營與應用
11/25 經營內容提案討論
12/2 提案內容分享報告

科技藝術與人機互動設計

12/9 科技藝術與實體互動
12/16 人機互動設計
12/23 介面設計討論 // 不同年齡層使用的操作界面  // 參考資料
+Persona 角色設定 參考資料:可以根據這個角色設定去發展與這個人相關的其他角色,並當做你要改善的產品的使用者,可以是不同年齡層的角色,但是你發展出來的角色必須要跟老師提供的這個角色的日常生活中有互動關係

12/30 (放假)
1/6 期末成果討論與製作
1/13期末考週 期末成果報告
  • 1.產品設計改良報告
  • 產品原始狀態
  • 產品問題說明
  • 使用者需求說明
  • 產品修改原因依據說明
  • 修改成果呈現
  • 2.Instagram經營成果報告
  • 經營成果呈現
  • 經營過程心得
  • 未來如何持續經營與修正方向

全班給分比例(一定照此規定,視授課情況機動調整)
90分以上 / 全班人數的10%
89-80分 / 全班人數的25%
79-70分 / 全班人數的30%
69-60分 / 全班人數的25%
59分以下 / 全班人數的3% - 10%
分數皆登錄在Excel使用函式進行計算,為公平性不及格就是不及格,差0.1分仍然是不及格

參考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