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2-臺北市居住正義論壇V      
時間 :106年9月12日(星期)上午8時40分
地點:晶華酒店3樓宴會廳A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
直播網址:
 
*文字轉播為現場即時摘要紀錄,如有錯漏請不吝指正

下午場直播網址


市長致詞

各位關心居住正義的長官與嘉賓大家早安大家好,就在去年的今天,同一個地點我們辦了第一場的居住正義論壇,一年下來半了第五場,這次論壇像是在包租代管,包租代管示範計畫已經要上線了,從當時開始提出租金分級補貼,今年也編預算要上限,當時地政局也提出健全房市政策方案,分成三大面向等等,現在也差不多在執行,檢討改進。房屋稅、地價稅當時是被罵翻,去年把房屋現值、屋值的基礎計算方式重新調整,房屋瑞的計價在今年七月一日上線。事實上我個人的概念,政治要落實到每個人生活裡面,我很反對亮點政治,政治是在每一天每一個項目慢慢改變,包租代管租金、分級補貼、房屋稅調整,你說他大不大說小不小,就是累積起來的,要解決的問題列個清單一個個解決,政治上的一種策略,過程中有四個局提出幾個概念,第一個社會局討論社區看法是怎樣,像我之前樓上樓下是誰都不知道,不只住在水泥叢林,也住在自己的監牢裡面,樓上樓下誰都不曉得,所以理想的居住環境社會脈絡是怎樣,我們希望從house變home的居住環境,再來都發局我們討論公宅,到底租金訂價要訂多少是很大問題,是大家討論地段的費用,假設臺北市要蓋兩萬戶的公共住宅,到底租金要怎麼定,這是一個大問題,再來臺北市我們目前手上那些閒置的宿舍,大概可以用就有幾百戶,還有一些要拆都堆在那裡,這次要求資產活化小組要清理,財政局要跟大家報告這些閒置宿舍如何拯救,拯救後如何租出去,價格又多少大家要討論,最後地政局要討論如何透過資訊透明等面向,決定明年房市政策和行動,明年執行現在就要開始討論,所以居住正義論壇,正義不是誰講了算,常常是要大家討論,正義需要透過行動去實踐,所以每個理想到底執行的方法怎麼決定,各位我們希望透過一步一步居住論壇,包括臺北市面對居住問題,居住型態到房屋稅地價稅到整個房地產買賣怎麼處理,把所有問題解決,擬定解決方案,再來從頭到尾如何實踐,希望透過這個方式讓台北居住問題可以解決,謝謝各位。


(介紹嘉賓)
 

【上半場】

主題一:打造新世代住宅的想像(社會局)

議程說明青銀共居、雙老家庭、智慧型住宅、以房養老…你對未來社會住宅的想像是什麼?本次論壇將從社會住宅內涵出發,探討不同居住型態與生活空間,以及所需的相關服務配套,如何滿足市民不同的居住需求,使本市住宅更多元、有溫度。
 
簡報:
 
主持人兼引言人: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許局長立民 

鄧副市長所有來賓大家早安大家好,第五次居住論壇從一開始我們討論怎麼樣能夠在臺北市能夠住的下,所以中間有過很長一段時間討論,陸陸續續在市府這裡公宅也慢慢,雖然中間有一些跟地方溝通的過程,漸漸公宅的開工跟要完工的也慢慢準備上路,但房子蓋好怎麼能變成臺北市的具有台北特色的公宅,除了在房子的外觀或水泥牆裡面的設備或建築以外,最重要的是什麼樣的人來型塑臺北市公宅變成什麼樣態,我想從第一場到第五場開始要來討論說這個作為一個人,你對住宅的想像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況。

所以第一個主題希望討論新世代住宅想像還有現在公宅政策,更重要的是公宅提出一個社區的好厝邊這事相當重要,不是空降到社區裡,或者對周邊的影響,我們希望公宅帶來不是基本福利設施或社區設施,更重要的是希望公宅跟社區發生好的關係,民間參與公宅想像在這次住宅法修訂裡面有更多的可能性,包括作為一個人,你對住宅的想像是什麼樣子,還有臺北市公宅該長成什麼樣子,住宅法通過第八條說主管機關得設立或委託專責法人機構辦理住宅相關法務,法人也可以興辦社宅,讓社宅有更多可能性,所以從社宅內涵出發,包括居住歸屬感,住在公宅裡面的人有屬於社區的,所以會從住宅歸屬感到融入社區融入都市,希望有社福措施,改善設施和居住品質,並以人為中心,怎麼讓臺北市社宅更有溫度很重要。

我們提出幾個不同面像的看法,也邀請專家來討論,這事目前廣義社宅臺北市比例是0.73%,還有更大努力空間,都發局在公宅建設上慢慢的即將完工的還有已經招標開工都會慢慢上路,裡面硬體包括更友善,模範公宅,社區好厝邊,還有把公宅打造成鑽石級綠建築,還有公共藝術不只是雕塑品放在前面,而是社區紋理脈絡發展成藝術型計畫,這些都可以讓公宅變得更有生命力更有溫度。軟體部分實踐混居這件事,不希望特定人只能住特定地方,所以臺北市公宅率先讓弱勢的居住保障可以提高到30%,社會融合部分在上上週我們也討論如何讓青年透過社區服務提案,透過新創提案方式住到公宅,促進公宅社區服務和融合都很重要。

專責管理機構,我們認為house跟home概念,讓不同人住到公宅裡面來是不同想像,希望是生活好宅,乾淨、安心、溫馨且舒適的好宅,友善生活環境,硬體跟公共藝術都可以做不同著墨。所以如何讓友善服務進到公宅,多元社福服務和友善生活機能,共融式遊戲場所,希望能融入在臺北市公宅,讓北市公宅變成真正有溫度的公宅,裡面有不同執行方式或因應不同需要,提供不同服務,包括活用多於空間,有一個大家共同的環境來做為公宅凝聚大家向心力或擴散力量的地方,以服務換租就是青年創新提案進來服務,合作照顧無論雙老住宅或共老住宅,這都是邁向更進步社會可以來想像,還有在地服務計畫更社區的融合也很重要。

簡單做這樣的引言,在公宅慢慢上軌道時,臺北市公宅該住什麼樣的人,社區該提供什麼服務,有不同想法,台北最有價值是在於我們是很開放的城市,新創的方案能夠收集大家意見,匯聚大家共識之後在出租辦法裡面可以討論修改,讓他變成一個進步的、有溫度的環境,台北未來可以做什麼,希望可以變成有溫度的住宅,讓我們這裡變成社會進步對公宅的想像,我們這個主題會很精彩,當公宅一兩年後大量出來,我們正好可以銜接這樣有溫度的公宅,感謝大家。

(介紹來賓)
 
我們這主題請到與談先進是相當多樣化且有趣,曾教授在公宅發展過程中有相當協助,跟社區關係也相當有經驗且很專業,邱理事長是主婦聯盟合作社理事,共老部分主婦聯盟從過去到今年下半用很多審議式討論方式有相當著墨,包括如何用合作社方式進行共老,人會變老但是孤獨的在house變老不是那麼有人性,所以共老議題主聯會提出很不錯的看法,張區長是伊甸基金會,是臺灣第一個民間來經營社宅,在台南大林國宅,我是台南人,以前大林國宅是比較偏僻地方,後來經過不同活化,包括伊甸把大林國宅買下來變成通用,而且在低樓層有示範住宅,身障跟弱勢住宅,是第一個用民間做社宅的案例相當有意思,潘信榮是玖樓,現代社會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現在社會獨立個題是否要能成家才能成家?年輕人離開家經驗是住宿舍,玖樓的實驗是讓不同認識的人住在一起但不是獨立個體而是共同想像,玖樓經驗也相當精采,李秘書長很多人認識,弱勢者如何提供居住,可能有更多不同想像,包括原來生活機能,對於工作便利性,因為他是弱勢,生活機能和工作便利性有別於其他族群想像,可能覺得坐捷運二十分鐘就好了但對弱勢不是這樣,街友扶植有相當大的貢獻,再來是羅女士這個巴黎不能出售,這本書我想是相當重要,無論2014年巴黎市長或是巴黎的議員,他們的證件第一條叫做fight,為居住來戰鬥,讓每個行政區都可以為居住來戰鬥,這是城市的價值。以下就請大家就我們如何變成有溫度的公宅來發言。

與談人:

曾光宗(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謝謝局長介紹,今天很高興參加居住論壇,局長說明裡面可以看到臺北市整個公宅的一個量上面雖然把各類型加起來大約七千戶左右佔0.7%,但也預期明年開始後年開始會陸陸續續有新建公宅完工,這時間點我們開始討論公宅他什麼樣的型態比較好,或者社區意識應該是什麼的議題,這是很重要的時間點,誠如簡報中提到公宅像一個家,不只是硬體的房子,而是用家的角度作思考是比較能回到公宅本質,而且回到居住者的居住需求,生活本質上,首先我覺得用家的角度來看公宅是非常重要,這邊有兩點建議想提供來做為參考,也作為討論的依據。